
燃烧女子的肖像 (2019)
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18日 14:28
视频标签:剧情 爱情 同性 诺米·梅兰特 阿黛拉·哈内尔 卢安娜·巴杰拉米 瓦莱丽亚·戈利诺 克里斯特尔·巴拉斯
观看人数:5
评论人数:当前有 0 人发表了看法 我要评论
剧情介绍
【电影】燃烧女子的肖像丨浴火的少女画像(港)丨Portrait.de.la.jeune.fille.en.feu【2019】
中文名: 燃烧女子的肖像
片名: 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
年代: 2019
导演: 瑟琳·席安玛
编剧: 瑟琳·席安玛
主演: 诺米·梅兰特 / 阿黛拉·哈内尔 / 卢安娜·巴杰拉米 / 瓦莱丽亚·戈利诺 / 克里斯特尔·巴拉斯 / 更多...
类型: 剧情 / 爱情 / 同性
制片国家/地区: 法国
语言: 法语 / 意大利语
上映日期: 2019-05-19(戛纳电影节) / 2019-09-18(法国)
片长: 121分钟
又名: 浴火的少女画像(港) / 燃烧女子的画像(台) / 燃烧的女子肖像 / 火吻女孩的肖像 / 浴火女孩肖像画 / 年轻女孩的肖像画 / 烧女图 / 浴火女子像(豆友译名) / 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
IMDb: tt8613070
豆瓣评分: 8.7
一、叙事核心:“凝视” 中的权力反转与情感觉醒
1. 初始的 “单向凝视”:任务与抗拒
2. 双向的 “情感凝视”:平等与共鸣
3. 最终的 “记忆凝视”:永恒与留白
二、视听美学:克制中的炽热,细节里的隐喻
1. 色彩:冷与暖的情感映射
冷色调的孤岛:布列塔尼的孤岛被灰蓝色的海雾笼罩,房屋的墙壁、家具多为冷白、浅灰,营造出压抑、封闭的时代氛围,也暗示艾洛伊兹被困的命运(如她常站在冰冷的窗前,眺望大海,象征对自由的渴望)。
暖色调的情感空间:室内场景的烛光、壁炉的火焰、红色的裙摆,成为情感升温的符号。最经典的 “篝火戏” 中,艾洛伊兹的红色裙摆被火焰点燃,她却平静地与玛莉安对视,红色的火焰与两人的白色衣裙形成强烈对比 —— 火焰既是情欲的具象化,也是 “禁忌之恋” 的炽热隐喻,而她们的平静,暗示着对这份情感的坦然接纳。
2. 镜头:特写与留白的力量
玛莉安第一次直面艾洛伊兹时,镜头在两人的眼睛之间切换,艾洛伊兹眼中的倔强与玛莉安眼中的犹豫,无需台词便交代了彼此的心境;
艾洛伊兹触摸玛莉安绘制的肖像时,指尖划过画布上自己的嘴唇,镜头特写她指尖的力度与颤抖,传递出 “在艺术中看见自我” 的震撼;
影片几乎没有全景镜头,多为中景与特写,这种 “封闭感” 既还原了孤岛的环境,也让观众聚焦于两人的情感互动,增强代入感。
3. 道具:符号化的情感载体
肖像画:从第一幅 “冰冷的商品”,到第二幅 “有灵魂的情感载体”,再到最后艾洛伊兹婚后肖像中的 “28 页符号”,肖像画的变化见证了女性从 “被物化” 到 “自我觉醒” 的过程;
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的神话:两人共读时,艾洛伊兹提出 “欧律狄刻或许是主动呼唤俄耳甫斯回头的”—— 传统神话中,俄耳甫斯因回头失去爱人,而艾洛伊兹的解读,颠覆了 “男性主导的悲剧叙事”,暗示女性有权选择 “留住记忆” 而非 “追求永恒”,这也为结尾两人 “隔空相望却坦然接受分离” 埋下伏笔;
维瓦尔第《四季》:音乐是两人情感的 “共鸣密码”,玛莉安曾为艾洛伊兹弹奏这首曲子,而多年后,音乐会的旋律成为唤醒记忆的钥匙,证明 “艺术可以超越时间,承载情感的永恒”。
三、主题深度:女性自主、艺术本质与时代困境
1. 女性的 “自主意识” 觉醒
2. 艺术的 “去男性化”:从 “商品” 到 “情感载体”
3. 时间与记忆:对抗命运的最好方式
四、影片的价值:女性主义电影的里程碑
它没有塑造 “男性反派”,而是通过细节展现父权体系对女性的隐性压迫,让观众看到 “时代困境” 而非 “个人恩怨”;
它没有刻意强调 “女性互助” 的口号,而是通过玛莉安与艾洛伊兹的情感、与苏菲的友谊,自然呈现女性之间的理解与支撑;
它将 “爱情” 与 “女性自主”“艺术本质” 深度结合,让一段禁忌之恋成为探讨女性自我觉醒的载体,赋予了影片更广阔的哲学意义。
播放列表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排行榜Top10
-
- 299牢笼 (2025)
- 122如果的事(2013)
- 121危险藏匿(2014)
- 11769式夏天(2025)
- 115适合我的酒店(2024)
- 114封神榜:决战万仙阵(2021)
- 113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守护者(2025)
- 112随身危机(2024)
- 112恐怖猴玩偶(2025)
- 110816(2023)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