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2影视 最新电影电视剧推荐排行榜

大汉赋·武帝篇 (2027)

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09日 17:36

视频标签:剧情  历史  古装  邓超  江疏影  

观看人数:1

评论人数:当前有 0 人发表了看法 我要评论

开始播放 播放列表

剧情介绍

【电视剧】大汉赋·武帝篇丨大汉赋 第一部丨【2027】

大汉赋·武帝篇丨大汉赋 第一部

片名: 大汉赋·武帝篇

年代: 2027

导演: 王伟

主演: 邓超 / 江疏影

类型: 剧情 / 历史 / 古装

制片国家/地区: 中国大陆

语言: 汉语普通话

首播: 2027(未定)

集数: 40

单集片长: 45分钟

又名: 大汉赋 第一部 / 大汉赋 第一季 / 大汉赋1 / 大汉赋·汉武帝篇

豆瓣评分:

大汉赋·武帝篇的剧情简介:

西汉文景之治后承平日久、积弊甚多,内有诸侯坐大、威胁中央、巧取豪夺、盘剥百姓,外有匈奴屡屡杀掠汉民而朝廷无力出击。汉武帝刘彻即位后积蓄力量开启改革,纳董仲舒之策统一思想,用主父偃力行“推恩令”,命桑弘羊进行盐铁、币制等经济改革,加强中央集权,清除内患,使国力大增;张骞、卫青、霍去病等人在刘彻的支持下亦交亦攻,团结亲善之友,打击来犯之敌,扬大汉国威。通过一系列建章立制的改革,刘彻巩固了中华大一统文明,带领西汉王朝走向鼎盛。

《大汉赋》系列将分两篇,上篇为《武帝篇》,讲述汉武帝继位之后向内加强中央集权,向外讨伐匈奴,扩大华夏版图,使西汉走向强盛顶峰的故事。下篇为《光武帝篇》,讲述光武帝刘秀如何从没落贵族起兵反抗王莽重新统一全国,光复汉朝,实现“光武中兴”的故事。《大汉赋》系列将从现代视角映照 历史变迁,全面展现大汉王朝最鼎盛时代的国家命运和大国风采,以此展现中华民族的高光时刻。


一、临危受命:少年天子的蛰伏与觉醒(第 1-8 集)

西汉文景之治末期,天下看似富庶,实则暗流涌动:诸侯王势力坐大,吴王刘濞之子入朝时因博弈被太子刘启打死,诸侯与中央的矛盾已箭在弦上;北方匈奴每年秋冬南下劫掠,边境百姓流离失所,而朝廷只能以 “和亲” 换取短暂安宁。汉景帝驾崩后,十六岁的刘彻(邓超 饰)即位,成为西汉第七位皇帝,却面临 “政由窦太后出” 的困境 —— 窦太后推崇黄老之学,坚决反对改革,启用亲信把控朝政,刘彻形同傀儡。

江疏影饰演的王娡(汉武帝生母,后被尊为皇太后)深知儿子处境艰难,暗中为他联络支持改革的大臣。刘彻表面韬光养晦,每日研读儒家典籍,实则暗中观察朝堂格局,结识了董仲舒、主父偃等有识之士。建元二年(前 139 年),刘彻试图推行 “建元新政”,重用赵绾、王臧等儒臣,却因触及宗室与窦太后的核心利益而惨败,赵绾、王臧下狱自杀。这场失败让刘彻明白 “权力需以实力为基”,从此收敛锋芒,静待时机。

建元六年(前 135 年),窦太后病逝,二十二岁的刘彻终于执掌实权。他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,便是召回董仲舒,采纳其 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 的建议,在长安设立太学,以儒家思想统一全国意识形态,为后续改革奠定思想基础。此时的刘彻,眼中已燃起改变王朝命运的火焰。

二、内强集权:革故鼎新的铁血手腕(第 9-18 集)

刘彻深知,要实现对外扩张,必先清除内患。他将矛头直指尾大不掉的诸侯王势力,采纳主父偃的 “推恩令”—— 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所有子弟,而非仅传嫡长子。这一举措看似 “恩宠”,实则将大诸侯国拆解为多个小侯国,无力再与中央抗衡。淄川王刘贤试图联合其他诸侯反抗,刘彻果断派兵镇压,以 “谋逆罪” 废除其爵位,将封地收归中央,震慑了所有诸侯。

经济上,刘彻任命桑弘羊主持改革: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,严禁民间私铸钱币,推行 “均输法”“平准法”,由官府统一调配物资、稳定物价。这些措施大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,却也触动了富商大贾的利益。洛阳巨商卓氏联合部分官员抵制改革,刘彻下令抄没卓氏家产,将带头反对的官员流放边疆,以铁腕手段确保改革落地。

朝堂之上的博弈从未停歇:丞相田蚡(刘彻舅舅)凭借外戚身份专权跋扈,收受诸侯贿赂,甚至暗中阻挠 “推恩令” 推行。刘彻隐忍多年,待掌握田蚡谋逆证据后,果断将其下狱,最终田蚡死于狱中。通过一系列改革,西汉的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国力日益强盛,为讨伐匈奴积累了充足的人力、物力。

三、外拓疆土:汉匈决战与丝路开辟(第 19-30 集)

国力充盈后,刘彻将目光投向北方草原。元光二年(前 133 年),他策划 “马邑之围”,试图伏击匈奴主力,却因消息泄露而失利,汉匈关系彻底破裂,长达数十年的战争正式拉开序幕。刘彻不拘一格降人才,提拔出身低微的卫青(卫子夫同母异父弟弟)为将军 —— 这位曾是平阳侯府奴仆的将领,首次出征便奇袭龙城,取得汉朝开国以来对匈作战的首次胜利,点燃了军民的斗志。

元朔二年(前 127 年),卫青率军发动 “河南之战”,沿黄河迂回作战,收复河套以南大片土地,设立朔方郡,移民十万戍边,彻底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。刘彻为表彰其功绩,封卫青为长平侯。不久后,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崭露头角,这位十七岁的少年将军率领轻骑深入匈奴腹地,在河西之战中两次重创匈奴,收复河西走廊,俘虏匈奴王庭贵族数千人,汉朝在此设立酒泉、武威、张掖、敦煌四郡,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通道。

元狩四年(前 119 年),刘彻发动规模空前的 “漠北之战”,派卫青、霍去病各率十万大军分两路出击。卫青在漠北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,激战之下击败单于,烧毁匈奴王庭;霍去病则率军奔袭两千余里,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仪式,“封狼居胥” 成为后世武将的最高荣耀。经此一役,匈奴主力尽丧,“漠南无王庭”,北方边境的威胁基本解除。

在对匈作战的同时,刘彻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。张骞历时十三年,穿越沙漠戈壁,克服匈奴扣押、粮草断绝等重重困难,不仅联络了大月氏、乌孙等国,建立了反匈奴联盟,更开辟了连接东西方的 “丝绸之路”,使汉朝的丝绸、瓷器等物产远销西域,西域的葡萄、苜蓿、良种马等传入中原,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。

四、盛世阴影:晚年的偏执与忏悔(第 31-38 集)

长期的战争与大规模建设,让西汉的国力逐渐透支。刘彻晚年沉迷修仙问道,耗费巨资修建宫殿、炼制丹药,听信方士谗言,导致朝政混乱。征和二年(前 91 年),“巫蛊之祸” 爆发:丞相公孙贺之子被人诬告用巫蛊诅咒刘彻,牵连出诸邑公主、阳石公主及卫青长子卫伉,均被处死。刘彻命江充彻查此事,江充与太子刘据素有矛盾,趁机诬陷太子谋反。刘据被迫起兵反抗,最终兵败自杀,卫子夫皇后也自尽身亡,牵连数万人被杀。

不久后,刘彻发现 “巫蛊之祸” 实为冤案,追悔莫及。此时,李广利(刘彻宠妃李夫人兄长)率军攻打匈奴失利,竟投降匈奴,更让刘彻心力交瘁。他看着满目疮痍的朝堂与疲惫的百姓,终于意识到自己 “穷兵黩武” 的过错。征和四年(前 89 年),刘彻下《轮台罪己诏》,公开反思自己的过失,宣布停止对外征战,减轻百姓赋税,恢复农业生产,史称 “轮台悔过”。

这一时期,江疏影饰演的王娡太后始终陪伴在刘彻身边,多次劝诫他体恤民力,在 “巫蛊之祸” 后力保年幼的皇曾孙刘病已(刘据之孙),为汉朝保留了后续的希望。霍光(霍去病同父异母弟弟)因沉稳干练被刘彻重用,成为托孤大臣的不二人选。

五、落幕与传承:汉魂永铸(第 39-40 集)

后元二年(前 87 年),刘彻病重,在五柞宫召见霍光、金日磾、上官桀等大臣,遗命立八岁的幼子刘弗陵为太子,由霍光等人辅政。他抚摸着刘弗陵的头,嘱咐道:“汉家天下,来之不易,汝当以民为本,守文治、慎武功。” 不久后,刘彻驾崩,享年七十岁,谥号孝武皇帝,葬于茂陵。

剧集结尾,镜头穿越时空:霍光遵循刘彻遗愿,辅佐汉昭帝休养生息,为 “昭宣中兴” 奠定基础;刘病已长大后即位为汉宣帝,延续刘彻的治国理念,将西汉推向新的繁荣;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,汉朝的文明影响远播中亚;北方边境百姓安居乐业,再也不见匈奴侵扰的身影。刘彻的一生,有雄才大略的辉煌,也有晚年偏执的遗憾,但他奠定了中华疆域的基本版图,巩固了大一统的文明根基,“犯我强汉者,虽远必诛” 的精神,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图腾。

剧集核心亮点

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结合:严格遵循汉武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(推恩令、汉匈三大战役、巫蛊之祸等),同时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内心世界,让历史人物更具立体感。

群像塑造鲜活:不仅聚焦刘彻的帝王生涯,还刻画了卫青、霍去病、董仲舒、主父偃、张骞等历史名人的传奇故事,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才辈出。

家国情怀与现实映照:从现代视角解读汉武帝的改革与拓疆,探讨 “大一统” 的历史意义,呼应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、文明传承的永恒追求。

制作水准精良:作为 40 集长篇历史剧,将还原西汉的服饰、建筑、礼仪等风貌,战争场面(漠北之战、河西之战)将采用大场面拍摄与特效结合,展现大汉王朝的雄浑气魄。

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
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

欢迎 发表评论: